家禽身体的构造与家畜基本相似,但因适应飞翔,于长期进化过程中获得不少特征,在各个系统都有所反映。
第一节运动系统和被皮
一、骨胳
禽骨胳的骨密质非常致密,大部分骨为含气骨,所以既坚固而又较轻。在幼年,几乎所有骨内都含有骨髓,而到成年,除翼和后肢的一部分骨外,大都被与外界间接相通的气腔所代替,成为含气骨。
(一)颈和躯干骨 3
颈椎数目很多(鸡13~14枚,鸭14~15枚,鹅17~18枚),连结而成乙状弯曲,关节突发达,椎体的关节面呈鞍状,因此颈部能作屈伸和左右偏转运动。寰枕关节因枕骨髁只有一个,与寰枢关节一起,使头能作灵活的转动。胸椎的数目较少(鸡7枚,鸭和鹅9枚),而且大多已互相愈合。腰椎和荐椎以及一部分尾椎,在发育过程中较早就愈合成为一块,又叫腰荐骨,共有11—14枚椎骨。因此,脊柱的胸部和腰荐都几乎没有什么活动性。后几枚尾椎形成活动关节,最末一节是发达的尾综骨,为尾羽的支架。
肋骨的对数与胸椎数目一致。前1~2对是浮肋,其余是胸骨肋。后者各分为椎骨段和胸骨段两段,呈直角相连接。除最前和最后一、二枚肋骨外,在椎骨段上有一枚钩突连接于后一肋骨,因此胸廓比较牢固。胸骨非常发达,腹侧正中形成一胸骨嵴,又叫龙骨突,其大小决定于不同禽类胸肌的发达程度。
(二)头骨
头骨相对较小。颅骨在雏禽孵出后,较早就愈合成一整体;颅骨也是含气骨,其气腔与中耳腔相通。一对眼眶大而深,左右之间以筛骨的垂直板形成眶间隔。
(三)前肢骨
前肢的肩带部具有完整的三骨,肩胛骨、锁骨、乌喙骨,彼此紧密连结,并通过乌喙骨连结于胸骨。左右两锁骨的下端则互相长合,因此常又合称为叉骨。
前肢的游离部成为翼,分三段,平时折迭成“乙”字形。第一段是臂骨,在近端有一大的气孔。第二段是前臂骨,尺骨较粗并略长,桡骨较细。第三段相当于家畜的前脚,变化较大:腕骨只保留两个,掌骨保留第二、三、四掌骨,并互相愈合,第二掌骨很小,指骨有三,第二,三指骨各有两枚指节骨,第四指骨只有一枚指节骨,鸭鹅的第三指骨有三枚指节。
(四)后肢骨
后肢的盆带部也具有髂骨、坐芦和耻骨,但变化较大。髂骨很发达,并与腰荐骨形成骨性结合。坐骨与髂骨完全联合,二骨之间形成一坐骨孔,供血管、神经通过。耻骨细长,与坐骨间形成一小的闭孔。禽骨盆的腹侧是开放的,即左右耻骨、坐骨并不连接,以适应产大而具有石灰质硬壳的卵,雌禽在产卵期,两耻骨后端的距离增大,可用来鉴别。
(四)后肢骨
后肢的游离部即腿,也由三段构成。第一段是股骨,较短,特别在鸭鹅,下端有一膝盖骨。第二段是小腿骨,较长,胫骨很发达,腓骨细。第三段相当于家畜的后脚。其跗骨已分别与胫骨下端和跖骨上端长合,因此胫骨与跖骨之间的关节实际上相当于家畜的跗间关节。跖骨发达,由第二、三、四跖骨愈合而成,但下端三个关节面仍是分开的,此外,内侧还有一个小的第一跖骨。公鸡的跖骨上有一距突。趾骨有四:向后的是第一趾,有两枚趾节骨,向前的是第二、三、四趾,分别有三,四,五枚趾节骨。
二、肌肉
禽类肌肉的肌纤维较细,肌内无脂肪沉积。肌肉的颜色有两种,鸭鹅等水禽和善飞的禽类,肌肉为暗红色,在飞翔困难或不能飞的禽类,如鸡,胸肌为淡红色甚至白色。
(一)皮肌禽的皮肌薄而分布广泛。
一类为平滑肌网,终止于羽毛的羽囊,控制羽毛活动。另一类皮肌有的终止于翼的皮肤褶(翼膜),叫翼膜肌,飞翔时起着紧张翼膜的作用。
(二)头颈部肌颈肌发达,分化较多,所以头颈运动灵活。头部的面肌缺少,而咀嚼肌则比较发达,并且还有一些作用于方骨的肌肉。
(三)躯干肌脊柱的胸部和腰荐部因活动性很小,肌肉也不发达,尾部肌肉较丰富,因为尾羽在飞翔时起着舵的作用。胸廓的肌肉作用于肋骨的两段,吸气时使其角度增大。腹肌虽与家畜一样,也分为四层,但很薄弱,且在腹底壁相当大的部分全为腱膜,腹腔内脏主要是由发达的胸骨支持的。由于禽的膈不发达,所以腹肌也参与呼吸作用。
(四)翼肌翼肌的数量很多,其中特别发达的是胸肌,其重量可以占到全身肌肉的一半左右。胸肌有三块胸大肌位于浅层,作用是使翼向下扑动,胸小肌和胸第三肌位于深层,作用是将翼上举,它们都是主要的飞翔肌肉。
翼部的其他肌肉主要作用于肘和腕关节,起着展翼和收翼的作用,而肘和腕两关节又由于尺骨和桡骨的长短及位置关系,其作用被肌肉联成一整体,展翼时同伸,收翼时同屈。在前臂的外侧面有两块肌肉:腕桡侧伸肌和指总伸肌,它们是重要的展翼肌。有时为了限制禽的飞翔能力,可作此两肌的切断手术。
(五)后肢肌后肢骨盆部的肌肉不发达;股部和小腿部的肌肉多而发达。其中耻骨肌比较特殊,它位于股部前内侧,不大,其腱绕过膝关节的外侧面而转到小腿后面,向下并入趾浅屈肌。因此,当禽栖息在架上时,体重使膝关节屈曲,通过耻骨肌及其腱以及趾浅屈肌,使脚趾同时也机械地屈曲起米,从而牢固地攀住栖架,所以又称它为栖肌。在行走时,栖肌也有协助趾屈肌的作用。
三、被皮 4
(一)皮肤禽的皮肤较薄,无汗腺和皮脂腺。尾部具有尾脂腺,分为左右两叶,水禽特别发达,分泌物用喙压出并涂布在羽毛上,起润泽作用。皮肤在翼部形成皮肤褶,叫翼膜,在水禽趾间形成蹼,前者用于飞翔,后者用于划水。
(二)羽毛
羽毛是皮肤的衍生物。典型的羽毛有一根羽轴,它又分羽根和羽干两部分:羽根着生在皮肤的羽囊内,羽干两旁是由许多羽枝构成的两羽片。羽毛可分为被羽、绒羽和纤羽,后两种不呈典型结构,绒羽有保温作用。被羽着生在禽体的一定部位,叫羽区,其余部位叫裸区,以便于肢体的运动。
(三)其他衍生物
头部的冠和肉髯、脚的鳞片和爪都是皮肤的衍生物。冠和肉髯具有发达的结缔组织,并含丰富的血管、淋巴管和神经末梢。鳞片和爪是由表皮角质化而形成的。

|